首 页 | 普法动态 | 普法机构 | 普法交流 | 普法文件 | 普法研究 | 普法实践 | 普法典型 | 普法聚焦 | 法治文化 | 镇江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 法律故事  
古代的计划生育
发布时间:2015-05-21 稿件来源: 字体调整:【 】浏览次数: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并以法律手段推行的计划生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并不是说以后不搞计划生育,而是政策本身与时俱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受舆论宣传的影响,我们一直把计划生育狭隘地理解为限制生育,“只生一个好”,实际上,计划生育还有另外一面,即鼓励生育。

  不论是我国的古代,还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是以鼓励生育的方式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定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内涵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人口状况。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是怎么搞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应该说,我国古代的计划生育与今天是截然相反的,主流是鼓励生育,刺激人口增长。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这种人口政策在西周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周代的人口政策被称为“保息”,“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什么叫“保息”呢?“安之使蕃息也。”就是说,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保息”的六项措施的第一项“慈幼”与计划生育关系最密切,“慈幼,谓爱幼少也,产子三人与之母,二人与之饩。”意思是说,生三个孩子的,享受公费奶妈;生了两个孩子的,送给牲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鼓励生育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群雄争霸、战火纷飞,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都积极增加人口,除了抢其他国家的人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鼓励自己的子民多生、快生。

  春秋末期,在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战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了重振国威、报仇雪恨,采取了一系列强国强军的政策,鼓励生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越国当时的政策是非常给力的,孕妇生产时由政府安排的产婆助产,费用自然是由政府承担。今天生孩子谁不得花个几千;如果生的是男孩,奖励两壶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这奖励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难怪过去老百姓都管孩子叫“狗剩”之类的);生两个孩子,有免费的保姆;生了三个孩子,有免费的奶妈。

  管仲当时在齐国提倡早婚早育,这项政策也被越国借鉴过来,而且赋予了强制力,不是鼓励早婚,而是强制早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女子17岁、男子30岁,这是结婚的上限,到了这个年龄还不结婚,就要处罚你的父母了。要是现在也这么办的话,估计就没有那么多大龄的剩男剩女了。而且,“令壮者无取(娶)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就是不许老牛吃嫩草了,不管这头老牛是公牛还是母牛,理由就是不利于生育。

  就是在这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影响下,中国人渐渐形成了“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国家的利益、现实的考量、道德的鞭挞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习惯和根深蒂固的观念,至今仍然左右着很多人的思想。不过,先秦鼓励生育的政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据推测,在战国初期,中国的人口规模是一千多万,虽然经过长期的战乱,到秦王朝建立时,人口反而增加了一倍,近两千万。

  唐代同样鼓励生育。唐太宗曾经为此专门下旨,让负责官员们搞好计生工作,鼓励老百姓及时结婚,别耽误了生娃。老百姓家里穷娶不起媳妇怎么办呢?有钱的人做做善事,捐款赞助一下吧!官员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政策贯彻执行得怎么样,就体现在你辖区内人口增长上,这可是政绩考核的指标。

  大家印象中,古代重视女子的贞节,讲究“从一而终”,寡妇改嫁肯定是禁忌。其实,这种观念主要是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在唐代,观念开放,没有宋明理学、二程朱熹宣扬的这些伦理纲常的束缚,为了鼓励婚配和生育,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是提倡寡妇改嫁的,男人娶个二婚的女人也不是没面子的事儿。要不然,守寡的女人闲着不生娃,光棍娶不上媳妇干着急,不是资源浪费嘛!

  古代鼓励生育跟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但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医疗水平落后,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又远低于现在。看看历朝历代的平均寿命就知道了,夏代18岁,秦代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代33岁。虽然平均寿命在逐渐增加,但相比现在,仍然是很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的感慨和向往在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现在的人随随便便就能活到“古稀”,十几亿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我国古代人口政策的主流是鼓励生育,可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仍然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他们高瞻远瞩,不随波逐流,针对人口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最早看到“人不仅有两只手,还有一张嘴”的问题的人应该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韩非子说过这样的话,“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老子生五个儿子,儿子又生五个孙子,三代同堂,老子还健在,膝下就有子孙三十,加上女性人口,又得翻番。狼多肉少,工作更累了,收入反而更少了,生活水平更低了。这真是,朴素的逻辑,简单的真理。(刘峰)

打印】【收藏】【关闭
普法动态
·象山街道开展3.15法治宣传活动
·润州工业园区开展“打假维权进社区”...
·扬中三茅司法所开展网络诚信消费“31...
·扬中市“孝心”社区服刑人员喜获国家...
·京口开展“倾情法律援助、邻里守望相...
·句容市举行庆“三八”暨《反家庭暴力...
·宝华镇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法律咨询...
·句容市举办针织行业协会经营人员法治...
·扬中市巾帼普法志愿者服务团“三个注...
站内搜索
 
普法文件
 
镇江市“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意见(镇...
镇江市“七五”普法规划 (镇发〔201...
2016年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您是第 位访客